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转变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为了减少水祸、造福人类,调控鄱阳湖的设想由来已久。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提出建闸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省又提出建坝设想。隔膜计量泵之后,江西省多次提出有关研究报告。这都基于一个思路—— “调枯控洪”,在枯季来临前蓄水,在汛期阻长江洪水倒灌。
近年来,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呼声日益高涨。受三峡大坝影响,鄱阳湖枯水期逐年提前,蓄水量屡创新低,且旱季时间延长。去年枯水期,鄱阳湖面积最小缩至50平方公里,蓄水量1.3亿立方米,湖区50万人缺水。由于水少,鸟飞鱼逃,湿地功能退化,水质恶化压力骤增。
据了解,建闸思路转变之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仍十分巨大,具备蓄水净水、保护湿地、保护鱼类鸟类、防治血吸虫病等诸多功能。
小编推荐泵制造厂家:0 2 l - 2 9 0 l 5 9 5 9 l 3 5 2 4 l l 7 9 3 4意中人和,海纳百川-上海龙亚,耐腐蚀泵制造专家 www.86pump.cn 备受世人关注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思路发生重大转变,由“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水利部领导和一些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这样评价:一字之改彰显科学发展。这是日前记者在江西省生态学会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对在鄱阳湖出口处建坝的设想,来自省内外的反对声一直不绝于耳,主要观点认为, “控洪”将增加长江下游抗洪压力。最近,全省修正思路,提出“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筑坝改为建闸的新构想。据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介绍,他在北京汇报时,一些专家学者到会准备质疑。当了解新构想允许长江洪水倒灌时,他们纷纷退场,因为“反对的主要理由不存在了”。水利部有关领导给予赞赏。
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戴年华认为,这是江西治水观念由“控制”向“顺应”的转变,由单一考虑经济目标向统筹兼顾
,由单一考虑本地区利弊得失向统筹兼顾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转变。
来自:水网中国 www.watering.cn